
- 开场
- 易学是什么?
- 易字拆开,日月运行
- 天地人的规律学
- 天:星体运转——太阳系,日月九星运转轨道,对地球影响,时间跨度乃至千年
- 地:星球运转(九星运转与地球自转)综合产生的影响,所产生的昼夜、四季 ,与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气候。与不同的地形产生印象,形成特定的地貌特征。
- 人:代指生物,有机物,星体作用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生物表现,从植物到动物,乃至人类。这里专讲人类。
- 不同地区不同气候,造就不同的生产结构,不同生产结构造就不同文明,例如四面环海的英国的海洋文明,与我国平原广阔利于灌溉的的农耕文明。
- 不同的地区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政治结构、人文社科
- 在不同的政治结构、人文社科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结构等不同
- 影响维度,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等
- 易学根源:河图洛书,十月历与五行五星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必然要了解天文学、地理与人文、以及壬。
- 易学学习避免脱离生活实际
- 易学是跨学科的经验学,你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有都是易学。要学会观察、体验、总结。
- 学习易学切勿玄学化,要以开放的态度,不要出现学习易学之后就一味地排斥其他学科,易学的对立面不是科学。
- 学习易学切勿鬼神化,以免陷入另一个误区,再次强调易学是规律学。
- 学习易学不要唯符号轮,陷入到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符号的表面作用上,要体验生命中的一切律动,重点在现实。学习易学终极目的在于有智慧的指导你的生活,让生活更好更豁达。
- 要明确知道并了解,我们学习的易学这个系统仅仅是对生活中万物规律的一个代号的简单模拟,真正的现实生活要复杂,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悟。
- 为什么会排斥
- 历史原因:清朝覆灭的民族的伤疤等一系列原因
- 现在我们接受的是全盘西化的教育,对于中国古代的核心文化全然摈弃,古代重要书籍为文言文,大多数人有阅读障碍。
- 易学与科学重要区别:
- 整体思维与割裂思维:易学类似于实用性的哲学是综合整体规律的概括,而科学则是具体不同问题拥有不同的体系
- 不可逆与可逆:由于时间坐标是易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导致易学很多的推导过程是不可逆的,在不同的时空节点不同人物等等同样的卦会有不同的解读,而科学是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实现过程的严格复现。
- 易学的优点:不受制于时空。关于易学的批判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有时代局限性,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时代局限性,相反现代的很多科学确实实实在在的是时代的产物,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推翻之前理论创立新理论的过长。举例子:在伽利略比萨斜塔之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受到自身重量影响,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日心说,地心说的转变。在医学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前额白质切除术用以治疗精神病,导致了大量的死亡、生活不能自理等悲剧,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很残忍和无知的,但是这种手术却获得了当时的诺贝尔医学奖。不说那么久的,在治疗网瘾的电击疗法的杨永信不也是前段时间的事吗,这种疗法给孩子造成了多少不可逆的创伤,但是很多家长不还是趋之若鹜?反观易学里面的很多知识,比如《黄帝内经》核心的治病养生思想,不是让你去吃什么药吃什么山珍海味去补,而是让你有良好的习惯,起居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自然长命百岁,这个知识即便是再过一千年一万年也不会出错。再有,易学中的五行延伸出的十神的所揭示的一个物体在一个系统当中存在的五种关系结构,是普世性的,即便过几千年几十万年都不会变,只要有存在:这五种关系结构,对人而言,有生我的父母、我生的孩子、同辈于我的兄弟姐妹、约束克制我的公检法或者是领导、我克制和约束的下级。对一个物品而言,有制造他的工人或者工厂机器,有他所产生的能效与作用,有与它同类的产品,有克制它的产品,比如锤子之于钉子,比如有它克制的,比如木头之于钉子。任何物品只要存在,便会有这五种关系结构,这个易学的知识区别于“科学”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 科学其实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易学相比较可能比科学更接近于世界的本源。
- 易学预测学的基础定理
- 全息论:上行下效、存中形外
- 日常生活简单理解:1、测量鱼缸里水的成分含量,我们是取一滴水作为样本测量,而不是取全部2、克隆,DNA,一根头发中含有你的所有信息
- 关于文献的记载:1、翡翠石板:上行下效,存中形外2、《文史真经》:一中示多,多中示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3、《华严经》:”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
- 当代科学理论重合部分:数学上用递归原理推导出宏观事物具有自相似性的结论,后来被拓展到物理学上就有了宇宙全息论。
- 易学中的预测学就是通过一个起始数据,进行一定的演算规则,来窥探全貌或者结果。这个起始数据可以是时间(比如八字、奇门、六壬)空间(比如风水)、现象(手相、面相、梅花易数)
- 全息论:上行下效、存中形外
- 开始总结
- 有关天文(天法道):了解基础天文知识:《天文学新概论·第五版》苏宜主编、了解中国古代天文知识:《中国古代天文学史》陈遵妫、了解天文与易学关系《无极之境》陆辉、《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天文历法卷》陈久金主编。
- 有关地理(地法天):了解中国地理变迁:《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 有关人文(人法地):《人文地理学》陆林主编、《天体影响理论》罗德尼.科林、《环境心理学》华中理工大学 林玉莲 胡正凡主编、《社会心理学》
-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成长《亲密关系》、《心理学与生活》
- 了解中西方,尤其是术数上的思维差异:《金花的秘密》
- 术数的最底层原理,与术数有关的道的论述,《文史真经》,西方的易经《翡翠石板》
- 贾秉然老师的《易法自然》,从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在法理上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 古代通晓术数的都是朝廷里的高等人才,经过了层层选拔才能委以重任,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博士级别,精通易学术数的需要有当前社会的最前沿的综合学科的知识储备,以上书籍天文历法地理人文,可以佐证三才的思维结构,在此之后,我们需要重新辩证的去解读易学体系中的符号体系的根源,他所具有的天文学社会学结构学等等背景意义,这里我推荐贾秉然老师的《易法自然》、江晓原老师的《十二宫与二十八星宿》、江晓原《天学真原》(探讨了八字起源问题)。关于科学的正确性的思考问题《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晓原。